界面材料的选用,需要综合界面材料的特点和具体应用场景而定。需从内外两个方面对界面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如下。
1 内部:材料自身属性
当获取一款新的界面材料时,需要关注如下属性,方便后续选用:
- 
    
热阻随压力的变化曲线;
 - 
    
导热系数;
 - 
    
厚度空间(空间填充性能);
 - 
    
硬度;
 - 
    
弹性;
 - 
    
拉伸强度;
 - 
    
阻燃等级;
 - 
    
环保认证;
 - 
    
成本;
 - 
    
储存周期;
 - 
    
施加到产品上时的难度和效率;
 - 
    
可重复利用属性;
 - 
    
产品返修时是否方便拆除;
 - 
    
性能随时间的衰减曲线;
 - 
    
化学成分;
 - 
    
介电常数和绝缘属性;
 - 
    
黏度;
 - 
    
工作温度范围;
 - 
    
工作状态挥发难度;
 - 
    
粘性;
 - 
    
减震吸声效果;
 - 
    
抗热冲击性能。
 
2 外部:分析应用场景
界面材料归根结底是降低热量的传导难度,需要明确问题特点,结合具体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分析考量的场景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条:
- 
    
应用场景热流密度;
 - 
    
热界面材料的方向(考虑流态界面材料垂流可能)
 - 
    
绝缘要求;
 - 
    
高度容差;
 - 
    
接触面许用应力;
 - 
    
接触面材料;
 - 
    
接触面表面处理情况;
 - 
    
阻燃等级要求;
 - 
    
产品环保要求;
 - 
    
界面材料运行时的温度范围;
 - 
    
散热手段允许占用的空间;
 - 
    
产品返修率;
 - 
    
产品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到界面材料挥发的影响(如LED的应用可能导致影响发光质量、消费类电子可能影响外观);
 - 
    
减震吸声要求;
 - 
    
成本要求。
 
标签: 点击: 评论: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