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设计网

锂离子电池低温快速加热方法研究进展(一)

热设计

来源:中国知网,储能科学与技术

作者:王军,阮琳,邱彦靓
摘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安全性和可靠性。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功率特性变差、循环寿命衰减、可用容量降低,同时面临低温充电难、充电易析锂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低温加热技术是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缓解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包括内部自加热法、MPH 加热法、自加热锂离子电池、交流加热法等低温快速加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了不同加热方法的加速速度、能量消耗、循环容量损失等关键性能参数。另外归纳了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并对不同加热方法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流加热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更具优势,尤其在能量消耗、电池老化方面。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在电池老化机理研究、电池组/包层面加热策略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内容有利于低温加热方法的发展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可为后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低温快速加热技术研究、低温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低温快速加热方法;设计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交通领域更甚。而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有望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使用安全性是电动汽车的推广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锂离子电池因其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电压高、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能源储存系统。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尤其在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SEI)的电导率降低、离子固相扩散率减慢、负极过电位增大,这些因素都将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输出功率、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大幅衰减,甚至影响驾驶安全性。常见的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工作于-10℃时,容量和工作电压会明显降低。而在-20℃的极端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更是陡增,显著削弱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同时,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充电时发生析锂的风险增加,锂枝晶生长将刺穿电池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对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

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提高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①研究开发低温特性更好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②研究电池低温加热策略。短期内开发出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电池材料难以保证。相比之下,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角度研究低温加热策略更具可行性。

近年来,针对电池低温加热问题,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做过研究和分析。目前,低温加热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现难度较低的外部加热方法。外部加热法的热源位于电池外部,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目前商用电动汽车大多采用这一解决方案。但是外部加热法存在加热速度慢、能量利用效率低、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固有缺陷。针对外部加热方法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开始研究电池内部产热的低温快速加热方法,如交流加热法、内部自加热法、自加热锂离子电池等。相比于外部加热方法,低温快速加热方法具有加热速度快、能量利用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等优势。但是,对于电动汽车应用而言,低温快速加热方法的研究仍存在很多难点和挑战。一方面,为寻求缩短加热时间和延长电池寿命之间的平衡,激励电流参数需要优化。另一方面,激励电流对电池老化的影响缺乏电化学机理层面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此外,对于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系统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和评价指标,不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低温快速加热方法仍有很多难点需要解决,相关理论和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亟需加以总结。鉴于此,本文对低温快速加热方法相关理论和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低温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评价指标,旨在为后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低温加热技术研究和低温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01 低温快速加热方法

低温快速加热方法利用其在低温下的高阻抗特性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电化学热,从内部加热电池。这种加热方式有效克服了电池自身材料的低导热系数对加热速度的限制,简化了传热路径。因此,低温快速加热方法具有加热速度快、能量损耗低、温度均匀性高等优势。

现有的低温快速加热方法可依据加热电路差异划分为内部自加热法、MPH(mutual pulse heating)加热法、自加热锂离子电池、交流加热法。内部自加热法以电池自身及外部负载构成加热电路;MPH 加热法以电池自身、外部储能元件(如电池或电容器)构成加热电路;自加热锂离子电池不需要外部电路;交流加热法一般以外部交流电源和电池组成加热电路。

1.1 内部自加热法

一般而言通过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都可以达到自加热的目的。但在低温环境下,对电池充电存在析锂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充电电流的幅值,这就导致充电加热法的加热速度很慢。相比之下,得益于放电过程中负极较高的电位,电池几乎不存在析锂的风险。因此,放电自加热法更具应用价值。就简单应用而言,存在恒电压放电和恒电流放电两种模式。

Ji 等对电池建立了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研究比较了恒电压放电和恒电流放电两种模式。根据仿真结果,一节 2.2Ah 的 18650 圆柱电池在 2C 恒电流放电模式下可以在 420s 内从-20℃升温至 15℃,加热速度达到 5℃/min;而相同的电池在 2.8V 恒电压放电模式下可以在 360s 内从-20℃升温至 20℃,加热速度达到 6.67℃/min。提高恒电流放电的放电电流或降低恒电压放电的放电电压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速度,但需要避免电池电压降至截止电压以下及加速电池老化。Wu 等进一步研究了恒电流放电模式下放电倍率、加热速度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节 2.6Ah 的商用 18650 圆柱电池在 1C 和 2C 放电倍率下将电池从-10℃加热至 5℃分别耗时 1080s 和 280s,加热过程耗能分别占到电池容量的 30%和 15%。Du 等研究发现恒电流放电的电流幅值与电池容量衰减率成正相关,与加热时间成负相关。为了寻求容量衰减和加热时间的平衡,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电池放电电流。采用优化之后的恒电流放电加热策略能使加热速度最快达到 2.1℃/min。

为了明确恒电流放电模式和恒电压放电模式对电池的影响,Ji 等提出以表征固相扩散率的变量iSOC 作为评价指标。选定产热量接近的 4C 恒流放电和 2.2V 恒压放电作为计算工况,将隔膜附近 iSOC的值表示为时间的函数。放电一段时间后,恒压放电模式的 iSOC 值基本稳定,而恒流放电模式的 iSOC值则起伏较大。由于低温环境下固相扩散率的限制,不稳定的 iSOC 值可能会导致电池停止工作。因此,为了保证电池工作的可靠性,采用恒压放电加热方法更具可行性。

恒压放电加热方法兼具加热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如何实现更快的加热速度、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电池循环寿命的损伤等问题仍有待解决。为明确低温环境下恒压放电工况对电池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加热速度,Ruan 等通过恒压放电循环加热老化实验得到了-30℃环境下描述电池放电电压和老化程度的半经验老化模型。实验发现,电池放电电压与加热时间成正相关,而与电池老化程度成负相关。为了寻求加热速度和电池老化之间的平衡,以加热速率和容量损耗为优化目标,利用基因遗传算法得到不同权重下的最优电压值。当权重为 0.3 时,电池以最优电压值 2.43V 循环加热电池 2000 次后的容量损失仅为 4.95%,而加热速度达到 18.7℃/min。

内部自加热法可与其他外部加热方法相结合,提高对电池输出能量的利用效率。Mohan 等以电池自身为电源,通过 DC/DC 电路驱动加热器产热。加热器加热冷空气,同时以风扇使热空气在电池包内循环流动。此时,电池自身产热和外部热空气共同加热电池。为了减少加热过程能量损耗、提高加热速度,Mohan 等提出以加热过程能量损耗为优化目标,以电池厂商提供的电流、电压限制为约束条件,计算得到 DC/DC 电路中晶闸管的优化控制信号。研究表明,电池优化放电过程为恒压放电、恒流放电和静息期的组合,采用优化放电方法可使电池加热速度达到 16℃/min。Ruan 等将薄膜加热器贴于电池表面,以电池放电能量驱动加热器,提出了恒压放电内部自加热法与外部加热法相结合的复合加热方法。分别建立了电池的分布式等效热路模型、等效电路模型和电池老化模型,用于分析和优化所提出的复合加热方法性能。采用遗传优化算法以加热速度、容量损失和电池温差为优化目标,以电池电压和电池表面热阻为约束条件,得到了不同权重系数下的电池最优放电电压。相比于恒压放电内部自加热法,采用优化复合加热方法可使电池加热速度提高 60.8%,能量消耗降低 54.8%,容量不可逆损失减少 45.2%。

内部自加热法电路构成简单,实现成本低,并且具有相当高的加热速度。但其加热过程中大量能量消耗在外部负载上,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内部自加热法的能量利用效率偏低。加热过程中电池以高倍率电流放电,可能会造成电池过放电及增加电池老化的风险。同时,内部自加热法加热过程中超过 15%的电池容量消耗使得其仅适用于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较高的工况下使用,否则将导致电池能量耗尽。

1.2 MPH 加热法

MPH 加热法以电池与另一储能元件(如电池、电容)组成加热回路,以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现加热电池。Ji 等将电池包中的电池划分为容量相等的两组,并以升压电路将两组电池连接。通过开关管的通断,使得两组电池交替处于充电、放电的状态。为保证两组电池容量的平衡,将两组电池充、放电的时间设为相等。研究发现,相比于内部自加热方法,双向脉冲电流加热法能够实现更高的加热速度和能量利用效率,并且降低了电池老化的风险。当设定脉冲间隔为 1s,环境温度为-20℃,脉冲电压幅值为2.8V 时,将电池从-20℃加热至 20℃耗时 220s,加热速度达到 10.9℃/min,而能量消耗为电池容量的5%。

为达到更高的加热速度并减少加热过程中的电池老化风险和能量损耗,需要对脉冲电流的参数进行优化选取。Mohan 等以加热时间和能量消耗为优化目标优化双向脉冲电流参数。在加热过程中,以电池输出的脉冲功率恢复程度作为加热结束的指标。结果表明,优化之后的双向脉冲电流加热法相比于恒压放电加热法降低了 35%的能量消耗。Wu 等基于电池二阶等效电路建立了频域电-热耦合模型,为防止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发生析锂,需要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对脉冲电流的幅值加以限制。以电池 SOC为 0.5 时负极发生析锂的临界平衡电压为限制条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最优脉冲电流频率和幅值。采用优化之后的脉冲电流参数对电池加热,得到的最大加热速度为 4.87℃/min,循环加热 30 次后的容量损失为 0.035%。

总的来说,MPH 加热法能够实现较高的加热速度,保证良好的温度均匀性。相比于放电自加热方法,MPH 加热法消耗的电池能量大都用于电池内部产热,仅有较少的能量消耗在外部电路上。因此,MPH 加热法的能量利用效率较高。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一般不超过电池容量的 10%,加热时间一般不超过 5分钟。为减少脉冲电流加热策略对电池老化的影响,需要从模型出发优化脉冲电流的幅值和频率。

1.3 自加热锂离子电池

2016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王朝阳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称为“全气候电池”的电池新结构,如图 1(a)所示。该结构将具有一定阻值的薄镍片预埋入电池内部,以薄镍片为热元件从内部对电池加热。薄镍片引出两个极耳,其中一个极耳连至电池负极,另一个极耳单独引出一极,称为激活极(activation terminal,ACT)。见图 1(b),当电池需要加热时,开关闭合,将激活极与正极连接,电流流经电池自身及薄镍片产生热量对电池加热。当电池达到预设温度时,开关断开,薄镍片被旁路,电池正常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加热锂离子电池能够分别在-20℃、-30℃环境温度下在 19.5s、29.6s 内将电池加热到0℃,分别消耗 3.8%、5.5%的电池容量使加热速度达到 61.2℃/min、60.8℃/min。

1.png

图 1 全气候电池


对正极和激活极之间的开关施加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使自加热锂离子电池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Zhang 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热控制策略使得电池加热过程和正常工作可以同步进行。见图 1(c),当电动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开关断开;当电动汽车处于制动能量回收状态,开关闭合,使得制动电流流经薄镍片进而加热电池;当电动汽车处于停止状态时,仍然控制开关闭合,电池放电电流流经薄镍片和自身内阻进而加热电池。结果表明,在 US06 行驶工况下该方法能够在-40℃环境中在 112s 内将电池加热至 10℃,并使续航里程增加 49%。Wang 等进一步研究了自加热锂离子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加热方法,并提出了在正极和激活极之间施加脉冲电流的控制策略。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下该加热策略的加热性能及其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加热控制策略能够分别在-10℃、-20℃、-30℃环境温度下分别在 54s、77s、90s 内将电池加热至 10℃,加热过程耗能低于 2%的电池容量。

自加热锂离子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并且薄镍片产生的热量占主导。然而,电芯的叠层结构使电池在厚度方向仅有很小的传热系数,造成电池内部形成了从薄镍片指向电池外表面的很大的温度梯度。电池内部不均匀的温度分布进一步造成了电流分布不均匀,影响加热效率及电池寿命。为提高加热过程电池内部的温度均匀性,Yang 等提出了镍片多片并联结构,即在电池内部不同位置处并联布置多个镍片,如图 1(d)所示。采用所提出的多片并联加热结构能够显著提高电池内部温度均匀性。当采用三片并联结构时,电池内部的最大温差可以控制在 5℃以内。同时,采用多片并联结构可以显著降低能量消耗,当采用三片并联结构时,加热能量消耗相比于单片结构降低了 27%。Lei 等提出了间歇性加热策略以提高自加热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均匀性。具体来说,电池的加热过程并不是持续进行的,而是加热过程和静置过程周期交替进行的。将电池在-20℃环境下加热 30s 后,采取持续加热策略的电池内部温差可达 11℃,而采取加热 0.1s、静置 0.3s 的间歇性加热策略的温差仅为 2℃。

尽管自加热锂离子电池内部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温度梯度,但其温均性和加热速度相较于传统外部加热方法仍具有显著优势。Yang 等以一块容量 40Ah、厚度 34mm 的锂电池为研究对象,从加热速率、局部最高温度两方面比较了内部自加热法、外部电阻加热法、自加热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在相同条件下,自加热锂离子电池的加热速度约为 60℃/min,而外部电阻加热法的加热速率仅为 1℃/min。尽管增大外部电阻的加热功率可以提高加热速度,但电池厚度方向的低导热系数却可能导致热量在电池表面积聚而发生局部过热。Lei 等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双片并联结构自加热锂离子电池和宽线金属薄膜加热法的暂态热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宽线金属薄膜加热法的最大温差是双片并联结构自加热锂离子电池的三倍。研究发现,降低加热功率、减小电池厚度、延长静置时间等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加热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均匀性。

自加热锂离子电池具有相当高的加热速度并且能量利用效率高,延长了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对正极与激活极之间的开关施加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使自加热锂离子电池适用于放电加热、充电加热、正常行驶加热等多个应用场景。尽管自加热锂离子电池可能会造成电池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但通过多片并联结构设计或间歇式加热策略可有效控制最大温差。然而,自加热锂离子电池需要改动电池内部结构,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一旦电池发生热失控,嵌入电池内部的高活性镍片将使电池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因此,自加热锂离子电池需要采取谨慎而有效的控制策略并且准确监控和预测电池内部温度,防止电池发生过热威胁驾驶安全。

标签: 电源电力 点击: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